教综模拟题2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将一个班的学生按能力分组,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的课业,这种能力分组属于( )。
A.作业分组制 B.活动分组制
C.异质分组制 D.混合能力分组制
2.只要掌握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下列与这一思想相符的是( )教学模式。
A.程序 B.发现
C.非指导 D.掌握
3.我国现行的学制类型是(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六三三学制
4.在课程实施中,( )把课程实施过程与预定课程计划的吻合程度作为评价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这容易造成实施过程的机械化和教师主动性的丧失。
A.忠实执行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教师情感取向
5.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态变化技能的运用,能够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促进学生学习。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运用教态变化技能的是( )。
A.林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走
B.蔡老师讲课时会不时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C.秦老师讲课时喜欢一鼓作气,从不停顿
D.田老师讲课时会一直保持相同的讲话速度
6.( )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A.因材施教 B.教学机智
C.实践能力 D.应变能力
7.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疑,隐藏学习资料的情况日趋严重。表明教育具有( )。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8.最近,小明上课总打瞌睡,作业错误率较高。为了了解其原因,李老师去小明家与其家长交谈,深入了解小明最近的情况。李老师采用的方法属于( )。
A.调查问卷法 B.家访
C.测验法 D.记录法
9.某教师在业余时间利用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慕课自学完成信息技术课程。这种接受教育的方式属于( )。
A.正规教育 B.业余教育
C.非正规教育 D.半正规教育
10.小明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保护自己胜任感的策略,还会使用各种自我防御术,他经常从外部寻找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来解释失败。根据卡文顿对学生的分类,小明最有可能属于( )。
A.高趋高避者 B.低趋高避者
C.高趋低避者 D.低趋低避者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组教学的类型。分组教学有不同的形式:作业分组和能力分组。在作业分组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各有不同。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不同。题干中已经指出是将学生按照“能力”来分组,因此排除A项。在能力分组中,按照组内成员同质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质小组,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编为一组,在同质分组中,将学生按能力分组后,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课业,这种分组通常称为活动分组。另一种是将学生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着重强调异质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学习。题干中未提到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故本题选B。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掌握学习模式。选项A程序教学由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他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选项B发现学习是由布鲁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选项C非指导性教学由罗杰斯提出,它是带有较少的“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特征的一类教学。选项D掌握学习模式是由布鲁姆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质量。根据题干表述属于掌握学习模式的观点。故本题选D。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制的类型。现代学制主要有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其中,双轨学制的代表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等。单轨学制的代表国家是美国。而分支型学制的主要代表国家是中国、前苏联等。六三三学制出现于1922年,属于旧中国的学制类型,并非我国现行学制。故本题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实施的取向。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所实施的课程与预定的课程计划之间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持这种取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2)相互调适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3)课程缔造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题干的表述符合忠实取向。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态变化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是指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1) 身体的动作。a.教师在课堂的走动,一要控制走动的次数,不能一节课不停的地走;二要控制走动的速度,身体突然地运动或停止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三要走动时姿势要自然大方,不做分散学生注意的动作。b.教师身体动作,如头部和手等动作均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辅助语言的表达。(2)面部的表情。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道。同时,教师的情感也会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一一爱老师,然后也会爱上老师的课,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3)眼神的交流。在人类历史上,眼晴一直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讲话时不面对全班学生,没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学生会不喜欢听。同时,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的目光中去发现他们对于课程的反应。(4)适宜的停顿。a.在讲述一个重要事实之前或在句子中间插入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注意;b.一节课中恰当地进行停顿会使人感到有节奏感,不停顿地讲述45分钟,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是不可取的。(5)声音的变化。a.声音的音质、声调和讲话速度的变化,以及赋予表情的语言,会使教学变得很有生气;b.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讲话速度时,即使有人已经分散了注意,也会重新将注意转移到教师所讲的话题上来。故本题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机智的含义。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表述的是教育机智的定义。故本题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题干表述中如教师所料的学生热情高涨属于正向显性功能,没有想到的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生资料属于负向隐性功能。故本题选D。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1)互访;(2)建立通讯联系;(3)定时举行家长会;(4)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题干中李老师去小明家与家长交谈,属于家访。故本题选B。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亦称“非正式教育”。与“正规教育”相对。指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过程中,个体从家庭、邻里、工作娱乐场所、图书馆、大众宣传媒介等方面获取知识、技能、思想、信仰和道德观念的过程。慕课相对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属于非正规的教育,学习证书的获取困难程度也相对较低。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采用四象限模型将动机类型划分为四种,亦将学生分为四类。(1)高驱低避型。这类学生又被称为“成功定向者”或“掌握定向者”。他们对学习具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即超越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学习是他们快乐的手段,是他们生命的存在方式;(2)低驱高避型。这类学生又被称为“逃避失败者”,这类学生更看重逃避失败而不是期望成功。他们看起来懒散、不爱学习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这种恐惧甚至让其必须采取逃避的手段。这种防御较多体现在心理层面;(3)高驱高避型。具有这种动机形式的人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4)低驱低避型。这类人被称为“失败接受者”。他们不奢望成功,对失败也不感到丝毫恐惧或者羞愧。题干中小明的表现符合低趋高避型,故本题选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将一个班的学生按能力分组,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的课业,这种能力分组属于( )。
A.作业分组制 B.活动分组制
C.异质分组制 D.混合能力分组制
2.只要掌握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下列与这一思想相符的是( )教学模式。
A.程序 B.发现
C.非指导 D.掌握
3.我国现行的学制类型是(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六三三学制
4.在课程实施中,( )把课程实施过程与预定课程计划的吻合程度作为评价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这容易造成实施过程的机械化和教师主动性的丧失。
A.忠实执行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教师情感取向
5.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态变化技能的运用,能够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促进学生学习。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运用教态变化技能的是( )。
A.林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走
B.蔡老师讲课时会不时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C.秦老师讲课时喜欢一鼓作气,从不停顿
D.田老师讲课时会一直保持相同的讲话速度
6.( )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A.因材施教 B.教学机智
C.实践能力 D.应变能力
7.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疑,隐藏学习资料的情况日趋严重。表明教育具有( )。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8.最近,小明上课总打瞌睡,作业错误率较高。为了了解其原因,李老师去小明家与其家长交谈,深入了解小明最近的情况。李老师采用的方法属于( )。
A.调查问卷法 B.家访
C.测验法 D.记录法
9.某教师在业余时间利用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慕课自学完成信息技术课程。这种接受教育的方式属于( )。
A.正规教育 B.业余教育
C.非正规教育 D.半正规教育
10.小明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保护自己胜任感的策略,还会使用各种自我防御术,他经常从外部寻找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来解释失败。根据卡文顿对学生的分类,小明最有可能属于( )。
A.高趋高避者 B.低趋高避者
C.高趋低避者 D.低趋低避者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组教学的类型。分组教学有不同的形式:作业分组和能力分组。在作业分组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各有不同。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不同。题干中已经指出是将学生按照“能力”来分组,因此排除A项。在能力分组中,按照组内成员同质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质小组,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编为一组,在同质分组中,将学生按能力分组后,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课业,这种分组通常称为活动分组。另一种是将学生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着重强调异质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学习。题干中未提到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故本题选B。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掌握学习模式。选项A程序教学由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他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选项B发现学习是由布鲁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选项C非指导性教学由罗杰斯提出,它是带有较少的“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特征的一类教学。选项D掌握学习模式是由布鲁姆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质量。根据题干表述属于掌握学习模式的观点。故本题选D。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制的类型。现代学制主要有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其中,双轨学制的代表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等。单轨学制的代表国家是美国。而分支型学制的主要代表国家是中国、前苏联等。六三三学制出现于1922年,属于旧中国的学制类型,并非我国现行学制。故本题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实施的取向。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所实施的课程与预定的课程计划之间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持这种取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2)相互调适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3)课程缔造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题干的表述符合忠实取向。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态变化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是指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1) 身体的动作。a.教师在课堂的走动,一要控制走动的次数,不能一节课不停的地走;二要控制走动的速度,身体突然地运动或停止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三要走动时姿势要自然大方,不做分散学生注意的动作。b.教师身体动作,如头部和手等动作均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辅助语言的表达。(2)面部的表情。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道。同时,教师的情感也会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一一爱老师,然后也会爱上老师的课,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3)眼神的交流。在人类历史上,眼晴一直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讲话时不面对全班学生,没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学生会不喜欢听。同时,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的目光中去发现他们对于课程的反应。(4)适宜的停顿。a.在讲述一个重要事实之前或在句子中间插入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注意;b.一节课中恰当地进行停顿会使人感到有节奏感,不停顿地讲述45分钟,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是不可取的。(5)声音的变化。a.声音的音质、声调和讲话速度的变化,以及赋予表情的语言,会使教学变得很有生气;b.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讲话速度时,即使有人已经分散了注意,也会重新将注意转移到教师所讲的话题上来。故本题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机智的含义。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表述的是教育机智的定义。故本题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题干表述中如教师所料的学生热情高涨属于正向显性功能,没有想到的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生资料属于负向隐性功能。故本题选D。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1)互访;(2)建立通讯联系;(3)定时举行家长会;(4)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题干中李老师去小明家与家长交谈,属于家访。故本题选B。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亦称“非正式教育”。与“正规教育”相对。指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过程中,个体从家庭、邻里、工作娱乐场所、图书馆、大众宣传媒介等方面获取知识、技能、思想、信仰和道德观念的过程。慕课相对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属于非正规的教育,学习证书的获取困难程度也相对较低。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采用四象限模型将动机类型划分为四种,亦将学生分为四类。(1)高驱低避型。这类学生又被称为“成功定向者”或“掌握定向者”。他们对学习具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即超越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学习是他们快乐的手段,是他们生命的存在方式;(2)低驱高避型。这类学生又被称为“逃避失败者”,这类学生更看重逃避失败而不是期望成功。他们看起来懒散、不爱学习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这种恐惧甚至让其必须采取逃避的手段。这种防御较多体现在心理层面;(3)高驱高避型。具有这种动机形式的人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4)低驱低避型。这类人被称为“失败接受者”。他们不奢望成功,对失败也不感到丝毫恐惧或者羞愧。题干中小明的表现符合低趋高避型,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