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中关于学生观部分的知识点是重要的考点,所涉及的题型为单选题、材料分析题。从历年出题形式来看,首先,以单选题的角度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理解型,即以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的实际案例的形式考察对学生观内涵的理解;第二种为识记型,即对每条学生观内涵的匹配。其次,以材料分析题的角度出题:一般来说是呈现一段教学实景材料,问题为“请结合学生观,评析某老师的教学行为”的形式,考察结合学生观理论分析材料的能力。
建议在备考时要理解并且识记学生观的内容,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进行备考。下面就学生观内容进行梳理,这部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密切所以难度不大,所以要注意材料与理论的匹配和联系。下面主要对学生观这一部分进行介绍。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新课改倡导的是关注学生发展而非学生的成绩,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而非学生的升学。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所以教师要遵循相关的教学规律,如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分阶段进行教育、不平衡性要求抓关键期、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等。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相信学生能够进步;反面例子为否认、怀疑学生的进步,放弃后进生。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容易犯错,所以要求教师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正确引导,即进行容错教育;反面例子为斥责学生的过错。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是学习、娱乐多种角色为一体,教师不可将学生视为考试的工具和知识的容器。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自身有独特性,要求教师要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兴趣特长;反面例子为教师同一标准化评价学生、扼杀学生的特长。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不是橡皮泥,教师不可随意按捏。学生有主观能动性,有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而非强制要求。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尊重学生意见并且多采取启发式教学;反面例子:教师灌输、填鸭式教育。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享有权利,且承担义务和责任,所以教师不应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